“漫长的九年秀才考试生涯,是曾国藩生命中的痛苦记忆。曾国藩后来回忆道:“余……小考七次始售。然每次不进,未尝敢出一怨言,但深愧自己试场之诗文太丑而已。至今思之,如芒在背。”
数次失败任能继续坚持,其中忍受了何等大的自我压力,不得不说少年曾国藩就有如此心性,实属了不起
“艰难的科举过程还塑造了曾国藩独特的人生哲学,那就是“尚拙”:崇尚笨拙。”
“写日记时要反思一整天的活动,不光是要逐一反思自己的行为,甚至要反思检查自己大脑中转过的每一个念头”
“在修身起始阶段,重要的是猛。在进行阶段,更重要的是韧”
开始一定要严格执行,养成习惯后改变要从细节做起,然后徐徐图之
“通过这十二条日课,曾国藩的生活变得非常有规律,对考试的准备比很多人要充分。”
打有准备的仗在于每日操练
“木秀于林,风必摧之,锋芒毕露,人必非之。众人皆醉,我也只好喝上几杯。天塌大家死,急不得。激动、愤怒、抨击、更张,都是不成熟的表现。因此,要成熟,要心胸开阔,要辩证地、全面地看问题。”
清朝低薪制
-
“曾国藩这样的七品文官,年俸是一百二十五两白银。晚清一两白银大概相当于今天的二百元人民币,因此曾国藩一年的工资大约相当于今天两万五千块钱”
-
“在当时的等级社会,官员和平民的生活是截然不同的。比如朝廷对官员的服装有着明确而烦琐的要求,如果置办齐一年到头的几套官服,就要花掉六百两左右的白银。再比如官员不能和平民混居,至少要租一套独门独院的四合院。曾国藩在绳匠胡同租了一套四合院,年租金是一百六十两。”
创立湘军
-
“曾国藩不是不知道这件事的风险。曾国藩为人处事表面上看起来保守,但是在根本问题上,却又有着他人所没有的巨大勇气。为了挽救朝廷,更是为了挽救他所珍视的文化传统,他决定放手一搏。”
-
“文人练兵,不但被八旗绿营排斥,甚至也不被大清朝廷和官僚体系所接纳。它的最大敌人,不是太平军,而是旧体制。这种体制上的矛盾,最突出的表现就是没有军饷来源。”
真正的敌人往往都在内部
“从这次经验中,曾国藩更是领悟到,对于有志者来说,挫辱是最大的动力,打击是最好的帮助。
让自己时常保持危机感,才能激发人的求生本能,爆发出惊人的动力
曾国藩治军之道
-
“实行厚饷原则”
-
“将必亲选,兵必自募”
-
“选士人,领山农”。读书人有理想信念,当军官;农民淳朴老实,当士兵。
-
“重视政治教育”,“训话”,也就是政治思想教育。“练”,才是练习军事技术。“训”和“练”相比,曾国藩更重视“训”,他还亲自编写了《爱民歌》,采用民歌歌谣的方式,进行爱民教育,这是曾国藩的一大发明。
“笨”到极致就是“聪明”,“拙”到极点就成了“巧”
“曾国藩还为湘军立下这样一条规矩:一旦某军统帅战死,除非本部有受拥戴的继任将领,否则必全军遣散回乡,另行招募成军。”
“曾国藩高明就高明在他用制度解决了别人用道德去解决的问题。保卫长官本来是一种道德要求,但曾国藩通过制度使它变成了符合下属自身利益的一种行为。”
“大清的根本政治原则是什么呢?两条:一条是“满汉之分”,另一条是“强干弱枝”。”
“强干弱枝则是历代都坚守不移的政治原则。所谓“强干弱枝”,出自《史记》,意为加强主干,削弱枝叶。比喻削减地方势力,加强中央权力。”
“从表面上看,重满轻汉、强干弱枝,这些应该是皇帝和满族亲贵们考虑的问题。但是在咸丰朝,却偏有一班汉臣,比皇帝和旗人对此还着急。为什么呢?道理很简单,身为汉臣,要想赢得满族皇帝的信任,莫过于在他面前打击别的汉人以表忠心了。”
官场中在个人利益面前,民族团结当弃则弃
“一个高明的军事家,首先应该是一个高明的战略家。所谓战略,就是基于宏观性和长远性,把各种纷繁复杂的要素按轻重缓急、先后次序进行整理排列,然后拿出最有效的行动方案。”
我觉得论文选题也是同样道理,得有大宏观思维,再进行细致研究
曾国藩的全局战略
“湘军应以两湖为根据地,特别是把湖北治理成自己的大本营,在长江中游积蓄足够的力量后,再从武昌顺流而下,先取九江,次夺安庆,最后包围金陵。这就是“以上制下、取建瓴之势”的战略。事后证明,这是一个极为高明的战略,清王朝正是在这个战略指导下取得了最后的胜利。也正是因此曾国藩才那么重视湖北巡抚这一职务。”
“经历失败后,曾国藩终于认识到,行事过于方刚者,表面上似乎是强者,实际上却是弱者。这片土地上真正的强者,是表面上看起来柔弱退让之人。所谓“天下之至柔,驰骋天下之至坚”,“江海所以能为百谷王者,以其善下之”。所谓“大柔非柔,至刚无刚”。中国社会的潜规则是不可能一下子被扫荡的。”
“此前,他对人总是持有一种“众人皆醉我独醒”的心态。现在,他努力包容那些丑陋的官场生存者,设身处地地体谅他们的难处,交往时极尽拉拢抚慰之能事,必要时“啖之以厚利”。
我要深刻反省自己,原来也是以为自己多努力,别人多懒惰,所以总是以轻蔑的态度示自己看不起的人,以后一定要改,要包容,包容别人就是包容自己。
湘军作战原则:“以静制动”“自固为本”
曾国藩战术:“结硬寨、打呆仗”
“青年时代的曾国藩是“人定胜天”主义者,非常推崇意志的力量。他认为人的意志是无所不能的:“志之所向,金石为开,谁能御之?”
“但是从经历咸丰七年(1857)被皇帝罢黜回家的大挫折后,“天命”二字开始出现在曾国藩的辞典中。仰观宇宙之大,俯察品类之盛,他悟到,人力其实是很弱小的。”
要乘时代的东风
“曾国藩从自身经验总结出,一个人特立独行,必然为众所排斥:“人之好名,谁不如我?我有美名,则人必有受不美之名与虽美远不能及之名者。相形之际,盖难为情。”
因此,曾国藩有意取海瑞一尘不染之实,却竭力避免一清如水之名。他的选择,远比做清官更复杂更沉重。因此,他才具有大力量,才能成就大事业。”
“外国人管理中国政府事务,这当然是西方侵犯中国主权的一个铁证。但是清朝政府在这件事情上并非完全出于被动。”
“原来管理上海海关的薛焕为例,说他近三年来根本没有报过一次账。后来当英国人赫德(Robert Hart)来到北京,与恭亲王奕具体谈到海关改革时,“恭亲王与赫德谈了一些中国官场上极为敏感的话题。恭亲王说,中国官员几乎无人可信。对比之下,外国人的报告较为可靠”
“当时中国人对外观念的一个心理症结是无法接受洋人是和中国人平等的“人”,仍然一厢情愿地判定他们是低人一等的半人半兽的生物。”
“早在李鸿章在上海处理洋务时,曾国藩就写信给他说,要把儒学“忠信笃敬”思想运用到外交上。他援引孔子的话:“子张问行。子曰:言忠信,行笃敬。虽蛮貊之邦行矣。言不忠信,行不笃敬,虽州里行乎哉……子张书诸绅。”
曾国藩用的是古话,表达的却是新观念:要转变天朝上国君临万邦的传统观念,把国际关系建立在互相尊重的基础上。这在今天看起来是平常的观念,在当时却是一种石破天惊的革命性的观点。”
曾国藩三个与众不同的外交观念
“第一是对外国人要平等相待,要把外国人当人。”
“第二个是诚信外交。所谓诚信外交,就是对外国人也要讲信用。”
“第三,只有通过诚信外交,才能与西方各国进行正常往来,以便于从西方各国引进先进技术和设备,“师夷长技以制夷”。"
“和孔子一样,曾国藩内心深处很热爱这个教师工作,甚至比做官还要热爱。曾国藩曾说过“君子有三乐”,其中之一便是“宏奖人才,诱人日进”。
也和孔子一样,曾国藩长于“因人施教”,针对不同的人采取不同的教育方法。”
教师就是中利人的工作,或许我的副业适合当老师
“同时曾国藩用人,还有一个宗旨,那就是“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全力给他们制造发展的机会。曾国藩说:将帅之道,即所谓欲立立人,欲达达人也。待弁勇如待子弟,常有望其成立,望其发达之心,则人知恩矣。”
“做大事的人至少要看出三步。当初曾国藩在大规模裁撤湘军的时候,留有后手,那就是“裁湘留淮”:他虽然将手中的湘军遣散,但是却保留了自己的学生李鸿章所部的淮军。”
功成身退又保留影响力,高明啊
“曾国藩早年立下内圣外王之宏愿,并为此辛苦奋斗了一生。然而到了垂暮之年,他才猛然发现他虽然耗尽一生精力,但是这片天,已经补不起来了。同治八年(1879)十一月十三日,曾国藩作了一首《自箴韵语》。其中有一句描述了他晚年的心情:补救无术,日暮道穷。”
“曾国藩忠于清廷,一方面是基于礼教原则,另一方面也是出于国家利益的现实考虑,因为在列强环伺之下,清王朝覆灭,不仅会“亡国”,而且会“亡天下”:“中国的旧礼教既是他的立场,而且士大夫阶级是他的凭依,他不能不忠君。……他怕满清的灭亡要引起长期的内乱。他是深知中国历史的,中国几千年来,每次换过朝代,总要经过长期的割据和内乱,然后天下得统一和太平。在闭关自守、无外人干涉的时代,内战虽给人民无穷的痛苦,尚不至于亡国。到了19世纪,有帝国主义者绕环着,长期的内乱就能引起亡国之祸,曾国藩所以要维持满清,最大的理由在此。
达则兼济天下,曾国藩真圣人也
“事实证明,慈禧不具备领导国家进行现代化转型的知识与能力。她是一个有权术而无见识的人。诚然,她精通传统的统治术,对人性卑劣的认识超乎很多男人,可是她并没有一个成形的治国理念,一切出发点都是为了保护自己的权力。这样的人,绝不是几千年不遇大变局中合格的领导者。”
“在生命的尽头,他用尽全力,又在洋务上做了一件大事,那就是奏请派出第一批官费留美学生,推动这个古老而多灾多难的国家向前走了一步。”
“但是曾国藩对死亡毫不畏惧。他丝毫没有打乱自己的日程,在这一天接下来还做了这些事:接见了一个叫庞省三的人,然后阅《通鉴》二百二十卷。傍夕小睡。夜阅《宋元学案》吕东莱一卷。二更后,与儿辈讲《孟子》“定于一”章又阅《吕氏学案》。三更睡。”
生命最后关头依然平静对待,佩服佩服
“就在儒家精神世界崩溃的前夜,曾国藩这个最后的精神偶像出现了,好像是儒学这位长寿老人临死前的一次回光返照。传统的人格之美集中在曾国藩身上,在风雨飘摇的末世做一次告别演出式的呈现,绚烂而又凄婉。”
2022-11-12